2012-03-14
作者:華西都市報
作為第十五次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已是會場內外的"熱門"委員。
今年"兩會"上,劉漢元提出了《進一步加快國內光伏市場發展》、《國內光伏裝機容量亟待進一步擴大》、《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大力發展民間金融業有效緩解民企融資難》等提案,進一步關注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和社會民生。今年"兩會"期間,這些高質量的提案獲得了上百家媒體的關注。
十幾年來,劉漢元以一個成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履行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積極建言獻策,通過兩會期間的政協提案、發言積極參與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發展,反映社情民意。
通過趕赴實地調查,收集真實情況,進行科學研究,劉漢元前后形成80余份提案及發言。
這些提案及發言內容主要包括《建議完善、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道路建設規范標準和交通管理辦法》、《加快績優公司上市、促進股市健康發展》、《將綠色農業列為國家農業發展戰略》、《在物權法中規定漁業權制度》、《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強化金融服務三農》、《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努力構建節約型社會》、《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幾點建議》、《鼓勵企業海外投資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各種新能源比較研究與我國新能源戰略選擇》、《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撐我國和平崛起》等。
作為民營企業家,劉漢元的提案主要關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諸多領域和方面,并且注重民生話題,比如呼吁"全民發放消費券,有效拉動當前和近期內需"、"抓住最佳時機優化稅制,調整不合理計稅工資制"等。許多提案頗具前瞻性、全局性,而且注重操作具體,不少提案為國家機關相應政策的出臺和施行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2011年的兩會上,劉漢元就《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撐我國和平崛起》、《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引導消費觀念轉變消費模式促進我國經濟升級轉型》、《關于將"質量強國"作為國家戰略并納入"十二五"規劃的建議》等分別以提案和大會發言形式建言獻策。
當年8月,作為在全國"兩會"上率先提出"質量強國"戰略的劉漢元,收到了國家質檢總局的回復:將"質量強國"作為國家戰略盡快納入"十二五"規劃,對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質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使我國從制造大國向質量大國和價值大國轉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