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8
作者: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胡鏹文)本周,歐盟向中國光伏企業舉起“雙反大棒”,征收報復性關稅,讓“新能源”等關鍵詞頻頻出現在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上。今日,被譽為“全國新能源第一人”的劉漢元一出現在媒體面前,就被“長槍短炮”包圍其中。他稱,歐盟對國內光伏產品“雙反”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而歐盟部分企業就像位“愛告狀的小男孩”。
能源革命或超越工業革命
“大多數歐盟成員國都反對這項決議,這項決議之所以成為現實,是由少數國家的部分企業倡導的,是在歐洲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目光短淺的貿易限制行為,就像個‘愛告狀的小男孩’。”劉漢元顯得有些無奈:“換句話來說,也是歐盟的羨慕嫉妒恨,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到十年就占據了全球較大的規模,于是他們才要舉起‘棒子’。”
雖然光伏產業的發展,再遇波折,但這絲毫不影響劉漢元的信心。“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利用太陽光來發電的技術,絕對是一項環境友好的革命性技術,是把經濟發展和環境友好結合起來共存的一項特殊技術。目前,我們所追尋的一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的轉變就是能源從石油化工能源轉變為可持續能源,幾乎不產生環境污染的新能源。對人類的歷史作用,能源革命或將超過200年前的工業革命。”劉漢元強調。
國內光伏成本已達0.6元 劉漢元呼吁減少政策和貿易壁壘
劉漢元對國內光伏產業的信心來自于此前德國的成功例子,他舉例道:“2012年5月26日,德國的光伏發電量首次超過了所有電網發電量的50%,使德國光伏產業一直居于全球領先的位置。而作為一種清潔能源,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更新,在中國已經可以將光伏發電的成本控制在0.6元。從成本的回收角度而言,光伏發電系統在1年內完全可以收回成本。而與之相對的是,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在保持零維護和零排放的情況下穩定使用20多年,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劉漢元指出,2020年,德國將停止所有的核電設施,利用太陽能發電將成為最主要的發電方式。“希望歐盟和我國在光伏產品‘雙反’上經過談判達成一致,盡量減少政策和貿易壁壘,否則不利于全球自由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