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董事長參加全國兩會
2007-03-16
作者:通威
3月3日—15日,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在京隆重舉行?!皟蓵逼陂g,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劉漢元董事長,認真履行政協委員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分別以政協提案及大會發言的形式,就“避免炒作收入差距,維護廣大建設者積極性”、“加快農村金融發展,完善農村資金回流機制”、“抓住最佳時機優化稅制,調整不合理計稅工資制”、“加強媒體監管和輿論引導,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等四大熱點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倡導為企業發展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政策、機制、輿論等環境。新華社、人民網、人民政協報、經濟日報、中國企業報、中國信息報、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政府門戶網站、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等二十多家主流新聞媒體對劉董事長關注的熱點進行了聚焦報道。
劉董事長談到,延續十幾年的不合理計稅工資制,使民企與外資、國企一直沒有享受同等稅收優惠待遇,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兩法合并”、“統一內外稅率”進程,國家應盡可能兼顧各方利益,調整不合理計稅工資制,將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關于所得稅中工資支出稅前扣除制度進行統一和明確,為廣大民企營造一個真正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正是有眾多像劉董事長一樣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多年堅持不懈地對不合理稅收體制提出調整、優化的強烈建議,才最終促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在本次人代會上高票通過,真正“公平競爭”的時代由之撥云見日。
針對目前炒作“收入差距”的現象,劉董事長認為,改革開放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進市場經濟,引入競爭機制,改掉吃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發展過程及一定時期內,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應正確加以認識和分析,科學理解基尼系數,充分引導和倡導全社會對社會財富創造者的認同、尊重,切實維護包括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內的廣大建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當今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構筑“和諧中國”的本質需求。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銀行、金融機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而銀行出于成本加大而收益不大的現實考慮,農村小額貸款目前在多數地方遭遇尷尬境地,申請量和實際發放數額一直很低,且大額資金很難回流農村,為此,劉董事長呼吁政府有必要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促進農村小額貸款的發展,完善農村資金回流機制,為推進“三農”問題解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扎實基礎。
另外,劉董事長指出,目前政府及新聞主管部門因缺乏對媒體的嚴格監管和有效約束,一些有失客觀、公正和寬容的報道成為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品牌及形象的破壞者,為此,政府應切實加強對媒體的監管和引導,加強對新聞從業人員的管理,媒體則應客觀、公正地看待民企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正確引導廣大公眾和社會輿論的觀念、看法,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助力我國民營經濟再次騰飛。
劉董事長談到,延續十幾年的不合理計稅工資制,使民企與外資、國企一直沒有享受同等稅收優惠待遇,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兩法合并”、“統一內外稅率”進程,國家應盡可能兼顧各方利益,調整不合理計稅工資制,將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關于所得稅中工資支出稅前扣除制度進行統一和明確,為廣大民企營造一個真正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正是有眾多像劉董事長一樣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多年堅持不懈地對不合理稅收體制提出調整、優化的強烈建議,才最終促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在本次人代會上高票通過,真正“公平競爭”的時代由之撥云見日。
針對目前炒作“收入差距”的現象,劉董事長認為,改革開放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進市場經濟,引入競爭機制,改掉吃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發展過程及一定時期內,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應正確加以認識和分析,科學理解基尼系數,充分引導和倡導全社會對社會財富創造者的認同、尊重,切實維護包括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內的廣大建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當今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構筑“和諧中國”的本質需求。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銀行、金融機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而銀行出于成本加大而收益不大的現實考慮,農村小額貸款目前在多數地方遭遇尷尬境地,申請量和實際發放數額一直很低,且大額資金很難回流農村,為此,劉董事長呼吁政府有必要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促進農村小額貸款的發展,完善農村資金回流機制,為推進“三農”問題解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扎實基礎。
另外,劉董事長指出,目前政府及新聞主管部門因缺乏對媒體的嚴格監管和有效約束,一些有失客觀、公正和寬容的報道成為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品牌及形象的破壞者,為此,政府應切實加強對媒體的監管和引導,加強對新聞從業人員的管理,媒體則應客觀、公正地看待民企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正確引導廣大公眾和社會輿論的觀念、看法,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助力我國民營經濟再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