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九期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布中國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獲得了歐盟及世界各國的廣泛贊譽。在此愿景下,2021年2月1日,通威集團宣布全面啟動碳中和規劃,推動公司綠色低碳發展。同年7月,通威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和中國企業氣候行動。通威將借助新能源產業優勢,通過大力發展“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所發清潔電力實現碳減排,并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持續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升級,助力我國及全球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
如今,在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為了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再次匯流。一直在為綠色低碳努力著的通威,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引領者。
通威天門“漁光一體”一期項目
馮書遐/文
通威綠色低碳產業鏈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者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節能減排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新能源產業鏈上游,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在樂山率先實施“煤改氣”“煤改電”,實現清潔生產。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研發和工藝創新,從源頭上解決安全環保問題,已形成完整的化工與新能源結合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提質降耗、低碳發展,各項指標全球領先。
新能源產業鏈中游,通威太陽能通過智能制造升級,實現用工減少62%、能耗降低30%、生產效率大幅提高161%,原材料、生產制造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實現綠色清潔、低碳環保。早在2017年,通威太陽能電池片就榮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OC頒發的碳足跡認證證書,走在行業前列。
新能源產業鏈終端,通威“漁光一體”模式實現了對國土資源的高效復合利用。每畝養殖魚塘每年可輸出5萬至10萬度電,相當于10噸至20噸石油所產生的等效能量,每畝每年節約標準煤15噸以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余噸,環保效益不斷凸顯。
篤定碳中和 通威在行動
據統計,2020年,在通威旗下相關產業的整個生產和運營環節,其中僅三分之一來自于火電。與此同時,通威緊跟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檔升級“漁光一體”產業模式,推動漁、電、旅游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集“新漁業、新能源、新農村”為一體的三新產業園區快速落地中國大江南北,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輸送到干家萬戶。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通威太陽能光伏電池全球累計出貨量突破100GW。100GW電池,每年可生產清潔能源電力約1387億度電,可滿足8215.1萬戶城鄉家庭1年用電需求,意味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8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16萬噸,節約標準煤的5548萬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75.56萬公頃。
劉漢元主席表示,目前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消耗。而從制造過程來看,我國光伏產業已建立起從核心原材料到主要設備、主要產品、系統集成的完整體系,規模全球第一、成本全球領先,根據麥肯錫研究報告,中國光伏是中美兩國對比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從能源投入產出來看,制造光伏發電系統全過程的能源消耗,在電站建成后半年左右即可全部收回,而系統設計壽命為25年,可以實現長期零排放、接近零消耗持續發電。我們相信,隨著光伏產業自身的良性發展和政府部門的堅決落實,再加上良性的經濟循環,中國碳中和目標有可能提前5到10年實現。
數說通威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通威太陽能光伏電池全球累計出貨量突破100gw,相當于:
生產清潔能源電力1387億度/年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8億噸
節約標準煤5548萬噸
相當于種植闊葉林75.56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