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五期

通威40年慶系列述評之戰略篇
歷史的畫卷,在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在奮斗中書寫。2022年,是通威40年華誕。40年來,在劉漢元主席帶領下,一代代通威人懷揣“為了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在變革破局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拼搏和奮進寫下一頁頁嶄新的通威篇章。為獻禮四十華誕,即日起,《通威報》陸續啟動“通威四十年系列述評”“獻禮通威40年”等系列策劃,解讀通威40年發展密碼,展現各產業各板塊以實干實績獻禮通威40年的奮斗之姿。
◆ 本報評論員
2022年,通威迎來了40年的重要歷史節點。
“通威活了40年,我們要思考過去為什么能活40年,什么樣的方式再活40年,這是我們決策、決定一個事情,決定一個產業投入、力度、規模的一個重要前提。”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在接受知名財經媒體《商界》專訪時,如是表示。
歷史浩如煙淼,滄桑巨變,殘酷的市場競爭更是大浪淘沙。商界傳媒集團執行總編輯趙代波認為,中國改革開放40余年,大多數民營企業存活2.5年到5年就消失了。能活下來、活得好,并推動時代前行的,始終是那些擁有敏銳觸覺,洞察趨勢,并進行前瞻性布局的企業。
“追逐光,成為光。穩健發展40年的通威,正是這樣的企業。”
回顧40年發展之路,從“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引領行業,到成為全球水產飼料行業龍頭企業,再到跨界光伏新能源產業取得矚目成就,通威穩健發展和轉型升級的背后,是始終與時俱進、清晰篤定的戰略布局。
主席曾指出,按照未來市場發展的需要,制定持續穩定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使所有員工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各種投入能夠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去為之配套,那么這種持續穩定的、一以貫之的經營戰略思路,將會成為我們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
主席指出,通威多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成功在于保持認真、清醒。企業不能夠單憑想象去進入一個行業,再想當然地去簡單做大,關鍵是要真正掂量和比較,自己能否在這個行業里像釘子一樣進得去、站得住,往往只有前三名才有生存的機會,還要考慮能否持續處于前三。如果你的選擇和社會的需求、未來的潛在行業發展空間相協調,你的機會也就更多,勝券也就更大。
從綠色農業到綠色能源,通威的兩次選擇都是當時社會的最大需求。早期解決“吃魚難”問題,深耕水產飼料產業;2007年,在環境惡化、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大力推動光伏產業布局,打造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完整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并全球首創“漁光一體”模式,實現新農業和新能源高效協同。40年,初心如磐,通威始終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和世界級清潔能源運營商。
對于企業來講,要穿越各種發展迷霧、杜絕各種誘惑、應對各種質疑,戰略定力極為重要。
正因為此,在發展中,主席多次強調戰略聚焦的重要性,強調“有所為,有所不為”,嚴控邊界,聚焦核心產品。所以,通威在農業產業中聚勢聚焦,堅定推進質量方針和標準化打造;在光伏產業中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始終堅持把自己的飯做得又香又有競爭力,而不是去吃別人家鍋里的飯。行業發展中,通威一直提倡錯位競爭、協同發展,在分工背景下堅持做專做精、做強做大,鞏固企業自身競爭力,助推行業健康發展。
40年來,正是在主席的戰略引領下,通威乘著時代東風,越過重重關山,不斷獲得新成就,成為了水產飼料、高純晶硅、電池片三大領域全球領先企業,創造了一個個屬于通威人的奇跡,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立足新起點,迎接新挑戰,通威也將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以新答卷回復新時代,以新戰略引領新發展。
對此,主席也向全體通威人指出了未來的道路和期許:如果我們真正想清楚,未來十年、二十年或者五十年,哪里需要我們,哪里我們能夠站穩腳跟,哪里是社會的最大需求,哪里是我們的能耐所在的結合點,我們事實上也就找到了清晰聚焦的目標。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不懼短期挫折,不為誘惑所動,一以貫之、持之以恒、有的放矢,終將達成我們的目標。